新生命的诞生是令人喜悦的,然而新手爸妈很快会迎来一个颇具挑战的阶段——“二月闹”。
“二月闹”是宝宝在出生后大约第30至60天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,在这个时间段,宝宝可能会哭闹不安、四肢乱蹬、全身扭动、睡觉不安稳等。
宝宝为啥会“二月闹”
1.肠胀气:这是二月闹的主要原因。此时,宝宝的肠胃功能发育尚未完善,如果喂养不当(如用奶瓶喂时未排气,哺乳姿势不当导致吸入过多气体)或存在乳糖不耐受等因素,使胃肠道内积聚过多气体,就会导致肠胀气。宝宝会因此感到不适,出现哭闹、扭动身体等情况。
2.猛涨期:在二月闹期间,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猛涨期,对食物的需求量增加,但消化酶可能不够用,导致消化不良和肠胀气等问题。
“二月闹”有啥表现
处于“二月闹”期间的宝宝,大概会有以下表现:
1.哭闹不安:宝宝会频繁哭闹,难以安抚。
2.四肢乱蹬:宝宝在哭闹时四肢会不停地乱蹬。
3.全身扭动:宝宝会全身扭来扭去,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不适。
4.睡觉不安稳:由于肠胀气和不适,宝宝睡觉时会频繁醒来或发出嗯嗯的声音。
“二月闹”的安抚策略
1.按需喂养:要有规律的喂养,不要一哭闹就喂,避免过量喂养,加重肠胃负担,引发肠胀气。
2.做排气操、拍嗝:每次吃奶后半小时或吃奶前半小时给宝宝做排气操,吃完奶后一定要拍嗝,帮助宝宝排出肠道内的气体。
3.腹部按摩: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腹部,促进肠胃蠕动,缓解胀气。
4.飞机抱、趴睡:多进行飞机抱或俯趴,这样可以增加宝宝腹部压力,促进排气。
5.更换尿布:宝宝拉尿后会感到不适,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干爽。
6.提供安全感:宝宝哭闹时,可以轻轻摇晃或抱着宝宝走动,帮助宝宝安静下来;使用安抚奶嘴或轻轻拍打宝宝背部,也能起到安抚作用。
7.适量补充益生菌: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加快宝宝肠胃蠕动,缓解肠胀气。
8.创造舒适环境:确保宝宝所在的房间温度适宜、光线柔和、声音安静。使用柔软的床品和舒适的衣物,为宝宝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。
9.耐心陪伴:家长应耐心对待宝宝的哭闹,理解这是宝宝表达需求的方式。通过与宝宝的互动和陪伴,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。